春秋无义战是什么意思 -亚博电竞手机版
生活百科
2022年05月19日 11:27
8
一、“春秋无义战”的观点缘起孔子,出自孟子,体现了儒家对春秋时期战争的看法
要明白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清楚什么是“春秋”和“战国”: 周武王灭掉商朝后,建立周朝,史称“西周”。周武王分封宗室和功臣到各地做诸侯,而周天子是各诸侯国的共同的主人。 这时,各宗室和功臣跟天子关系紧密,都服从周天子的统治,如果有敢于不服从周天子的国家,只要周天子一声令下,各诸侯国都会派兵跟随他去讨伐叛逆。 但是到了西周后期,接连遇到几个凶残的周天子,比如周厉王,统治残暴,弄得百姓见面不敢打招呼,只能“道路以目”,结果引发了“国人暴动”,周厉王自己也被流放。 周幽王宠爱褒姒,为搏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差点弄得周王朝亡国。烽火戏诸侯
周天子的手下申侯这时办了一件很离谱的事,就是请西戎的少数民族前来帮助平3、春秋五霸暂时维持了当时的社会稳定,有利于生产发展,人民安定定叛乱。西戎来了后,不仅平叛,还烧杀掠夺。他们见识到了中原的繁华之后,没事就来抢夺一番。 周平王没办法,只好迁都,从镐京(今西安附近)迁到洛邑(今洛阳附近),从地理位置来看,迁到了东面,史称“东周”。 东周建立后,周天子的威严丧尽,诸侯国也就不再对周天子俯首帖耳,不再那么顺从了。 东周又被分为两个时间阶段,分别是“春秋”和“战国”。 “春秋”是鲁国对历史的称呼。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的纪年时间,大致编写了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的鲁国和各国的历史,史称《春秋》,这一阶段也就被称为“春秋”了。 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史称战国,是因为西汉末年刘向编订了这一时期的史书,名叫《战国策》。 其次,我们来看看“春秋无义战”这句话的意义 孔子曾经对《春秋》进行了修订,他认为,天下讲究规则了,战争讨伐就由周天子发出;天下无道了,战争讨伐就由诸侯发起。 而春秋时期的战争几乎都是各诸侯国主导,按照孔子的观点,自然也就属于不道义的战争了。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季氏》在这一时期,周天子成了吉祥物,只被各诸侯国表面上奉为天子,周天子也不能号令诸侯了。 楚国一直对自己的国君只被封为“子爵”耿耿于怀,这时就不断发兵讨伐消灭一些小国,向周天子挑衅。 春秋初年,楚国君主熊坎就称了王,史称楚霄王。周天子根本无力征讨楚国,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不知道。 齐桓公崛起之后,在管仲的辅佐下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不仅驱逐了一些少数民族部落的侵扰,还打败了楚国,灭掉了35个诸侯国,最终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周天子这时就成了诸侯争霸过程中被利用的工具了。各位霸主纷纷互相征伐,夺取霸主地位,号令各国。 其它四霸,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也是如此。
在整个春秋时期,楚国主动发起的战争有111次,晋国有90次,齐国有70次,秦国有44次。(赵鼎新《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孟子作为孔子之后又一位大儒,继承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他直接提出了“春秋无义战”的观点。
孟子
在孟子看来,各诸侯国国力强盛了,擅长打仗,就去征伐别的国家。但从“征”这个字的意义来看,“征”是“上”伐“下”,也就是周天子讨伐叛逆的诸侯国才可以用这个字,地位相等的诸侯国是不能互相征讨的。 所以,从儒家的观点来看,春秋时期的战争都是不义的,也就是“春秋无义战”。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孟子·尽心下》但是,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挑起的战争真的一点没有一点“义”字可言吗?恐怕并非如此!
二、春秋战争的“义”与“不义”
1、诸侯争霸中提出的“尊王攘夷”的口号,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周王”的地位和社会秩序。 周天子地位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利于国家稳定的。齐桓公、晋文公尊重周王,讨伐不尊重周王的国家,符合许多诸侯国和百姓的期望。尊王攘夷
齐桓公、晋文公也在“尊王”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声望,让更多的国家拥护自己,周天子也封齐桓公为诸侯长,承认了晋国霸主的地位。 可以说,齐桓公的“尊王攘夷”,晋国的辅助周天子,是齐晋两国和周天子、中原百姓三赢的一个局面。 2、诸侯争霸驱逐了少数民族的入侵,维护了中原地区文明和安定 齐桓公称霸之时,帮助燕国打败了山戎的入侵,教训了不尊敬周天子的楚国,帮周天子打败了西戎的入侵。寡人南伐至召陵,望熊山;北伐山戎、离枝、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四十二年,戎伐周,周告急於齐,齐令诸侯各发卒戍周。《史记·齐太公世家》正是在齐桓公的努力下,中原地区才没有被少数民族侵蚀,使得中原文明得以延续。否则,后世“五胡乱华”、中原文明几乎灭绝的悲剧就要提前上演1000多年了。
五胡乱华
就连孔子也对辅佐齐桓公称霸的管仲赞叹不已,他说:有了管仲帮助齐桓公匡扶天下,百姓至今还收到他的恩赐。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就要像蛮夷一样披散头发,衣服向左边系了。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候,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篇》3、春秋时期个各国战争中,大国兼并了一些小的国家,使国家领土更为集中,为最后统一天下打下基础 春秋时期,诸侯国林立,虽然到现在并没有个准确数字,但就现有资料来看,最少也有800个。
周武王之东伐,至盟津,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史记·殷本纪》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吕氏春秋·观世》这些国家都是天下一统的障碍,许多小国在战争中被消灭了,到战国初期只剩下20多个国家,就为最后秦国统一天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春秋地图
(齐桓公)诈邾袭莒,并国三十五《荀子·仲尼》 仅在公元前7世纪上半叶,齐桓公灭了35个诸侯国,晋献公灭了17个,秦穆公灭了12个,楚庄王灭了26个……(赵鼎新《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 4、春秋五霸暂时维持了当时的社会稳定,有利于生产发展,人民安定 春秋强国不仅争夺霸主地位,还出于提高自身威信的需要,帮助各国稳定政局,这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生产稳定,有利于百姓。 齐国帮助卫国打败北狄的入侵,重新立了卫国的君主。晋文公帮助宋国打败了楚国的包围,使宋国免于灭亡。二十八年,卫文公有狄乱,告急於齐。齐率诸侯城楚丘而立卫君。《史记·齐太公世家》四年,楚成王及诸侯围宋,宋公孙固如晋告急。……於是晋作三军。……而楚成王乃引兵归。《史记·晋世家》如果没有这些霸主维持社会秩序,诸侯国的战争会更加频繁,人民会更加遭殃。 4、春秋征战以“仁、义、礼、信”为基本准则,维持了社会道德观念。 春秋虽然被认为无“义”战,但各诸侯国却在战争中宁肯损失利益,也要近乎固执或“愚蠢”地遵守着“仁、义、礼、信”。 这些国家对社会基本道德的遵守,让整个社会并没有真正地陷入礼崩乐坏的地步。 齐国和鲁国会盟,鲁国将领曹沫用匕首劫持了齐桓公,让齐桓公把占领的鲁国领土还给鲁国。虽然是被胁迫签订的条约,齐桓公仍然遵守“信用”遵守了条约。
五年,伐鲁,鲁将师败。鲁庄公请献遂邑以平,桓公许,与鲁会柯而盟。鲁将盟,曹沬以匕首劫桓公於坛上,曰:“反鲁之侵地!”桓公许之。……於是遂与曹沬三败所亡地於鲁。诸侯闻之,皆信齐而欲附焉。《史记·齐太公世家》齐国帮助燕国打败了山戎,燕国国君为了表示感谢,一直把齐桓公送到了齐国境内。齐桓公却说:按照礼制,我不是天子,你送我不能出了燕国国境,我不能对燕国无礼。
齐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燕庄公遂送桓公入齐境。桓公曰:“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境,吾不可以无礼於燕。”於是分沟割燕君所至与燕,命燕君复修召公之政,纳贡于周。《史记·齐太公世家》宁肯割让领土也要遵守礼制,这难道不是一种十分可贵的情怀吗? 宋襄公是一个被耻笑了几千年的君主,但他讲仁义,有信义,有着高贵的品格。而他这种品格在遇到不讲信义的南蛮楚国时才遭到了失败,如果他遇到的是齐桓公、晋文公,一定会被大加赞誉。
宋襄公
宋襄公要和楚国等国家会盟,按照要求是不能带兵的,宋襄公坚决不带军队,结果被不讲信义的楚国囚禁。 后来,宋襄公跟楚国在泓水之战中,坚决不肯趁敌人未渡河、未列好阵势时攻击对手,结果遭遇失败。 即使,宋襄公被称为“蠢猪式的仁义之师”,但他对信义和仁义的坚守不也证明了春秋时期是一个有着美好价值观的时代吗? 还在说春秋无义战吗?那是你没有真正读懂春秋!展开全文